言汗出必亡津,谵语因胃实,则汗出谵语,以胃中有燥屎也,宜大承气汤下之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,以其藏有寒故也,当温之,宜四逆辈。
君附子之辛温,以奠阴中之阳;佐芍药之酸寒,以收炎上之用;茯苓淡渗,以正润下之体;白术甘苦,以制水邪之溢。俟其经尽,则谵语自除,而身热入血室,寒热如疟而不谵语者,入柴胡证。
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热邪,随症加味以治或然证。注详泻心汤证中。
如腹满、小便不利、水谷不别等症,亦津液不化使然。胃热则消谷善饥,胃寒则水谷不纳。
【注】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。肝脉挟胃,肝气旺,故胃口闭塞而不欲食也。
小便利,屎定硬;小便不利,必大便初硬后溏。原其故必有宿血,以血主濡也。